石油和化工节能网_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主办欢迎您
手机端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自愿减排标准推进中国碳交易体系化
0
发布时间:2010-10-28 浏览数:4368 新闻来源:中投顾问

 

19日,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由上海人大人科学发展研究院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发起并研发的《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正式发布。这是中国参照国际规则自主研发的首个完整的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通过《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审定与核查的碳减排量将具有国际权威性,为国内外市场所认可。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指出,该标准颁布的一项重要意义在于具有国际权威性,为国内外市场认可,这不仅为我国自愿减排走向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争取了主动地位。自愿减排与CDM相比,在中国市场上的应用有限,其价值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特别是稀缺性与流动性备受挤压。当前缺少的不仅是金融体系的建立,一系列配套标准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碳交易发展之初,我国环境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而后,碳交易市场并没有预期大规模地发展,导致环境交易所发展滞后,存留下来的也就几十家,其中,上海、北京、天津这三家交易T更是占据了大半市场份额。当前的碳交易市场一直处于不断改革与完善中,三家交易所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谁都想在未来成熟的碳交易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取得绝对性优势。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由于国内碳交易企业还都处于起步阶段,交易平台比较滞后,加之中国不是规则制定者,国内“碳价”没有话语权。;时,CDM机制本身也面临挑战,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遭到挫折。VER在全球碳市场中的比例也仅仅占了0.27%。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由于碳交易市场热情不高,交易所在交易过程中有边缘化的倾向,交易种类繁多,交易模式各成一体。碳交易大规模发展离不开碳交易市场的辅助,而交易所就是这样一个交易平台,充当了买卖双方中间人的角色,上海交易所先发 人推出具有国际标准的自愿减排标准体系无疑领先于北京、天津环交所一步,占据了优势,未来三方的竞争更加激烈,究竟谁主沉浮还需市场的检验。

 

 

 

微信公众号
手机移动端
证书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