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节能网_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主办欢迎您
手机端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中国石油开采将迈向深海 助冲刺千亿年产值
0
发布时间:2010-09-07 浏览数:4401 新闻来源:新华社

 

随着陆地石油资源日益匮乏,向海洋特别是深海进军,将成为国际石油巨头的共同选择,而这将对海洋工程装备产生巨大的需求。

 

从9月1日—3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海洋石油天然气展览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总体目标是年产值达到1000亿以上。在行业即将迎来战略机遇期的同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也警示业界人士,提高海工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势在必行,如钻井平台的抗倾覆性和抗沉没性等应成为强制标准。

 

中国石油开采将迈向深海“十二五”投资过2000亿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程建设部总经理金晓剑在展会期间表示,2010年,中国海上油气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油当量。“十二五”期间,中海油计划在中国的近海大陆架和大陆坡上再建5000O吨的原油产能。“届时会有2—3个深水油气田建成投产,”金晓剑强调。

 

中国石油O石化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也指出,全球近十年来发现的大型油气田中,海洋油气田占60%以上,尤其是300米以上的深水海域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我国的海洋原油探明率仅为12.3%,海洋油气开采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特别是在广袤的南沙群岛深水海域,国内企业尚未树起一座井架,”赵志明表示。

 

资料显示,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400亿到500亿美元。“十一五”期间,我国用于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投入将达到1200亿元。金晓剑预计,“十二五”期间,这笔投入将增长至2500亿—3000亿元。

 

国内海工装备产业仍处于低端升级是大势所趋

 

要发展海洋油气开采,安全可靠的海洋工程装备是物质基础。赵志明介绍,我国现有的钻井平台和海上生产装置工作水深基本在500米以内,其中自行设计建造的设备工作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而南海海域水深在500—2000米,这要求海洋工程装备加快向深<发展。

 

在巨大的市场机遇面前,国内很多企业纷纷上马海工项目,包括船舶行业龙<外高桥船厂和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港口机械龙头振华重工和集装箱龙头中集集团。部分企业在高附加值的深水作业设备方面颇有进展:如外高桥船厂为中海油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熔盛重工为中海油建造的亚洲首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但大部分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只能聚集在中低端市场竞争。

 

“总体而言,中国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要逊于欧美鹾9ど杓坪凸丶设备供应商、新加坡和韩国的总建造商,处于全球第三阵营。”金晓剑指出。

 

由于海洋工程装备不但能够支撑中国海洋油气的开发,也能带动冶金、机械和精密仪器等多个工业部门的发展,因此该产业目前已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列,未来有望受到国产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政策的支持。赵志明呼吁行业要珍视这个机会,积极向高端升级,为中国开发南海深水油气资源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从论坛上同时获悉,“十二五”期间,中国海瞎こ套氨覆业的总体目标是年产值达到1000亿以上,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达到20%。同时要形成4个年产值200亿以上的产业基地,5—6个年产值150亿以上的总承包商。

 

为实现这个目标,国内海工装备产业需要在两个薄弱环节上进行重点突破:其一是设计领域。目前,中集集团已争取到国家能源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发中心的落户,而振华重工的母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则斥资1.25亿美元收购了境外海工装备设计企业F&;G公司100%的股权。其二是配套设备领域。与会人士提出,“十二五”期间海工装备产业核心配套设备的本土化率应达到25%以上,成为我国造船工业“由大变强”的推动器。

 

墨西哥湾事件对海工装备安全性、可靠性提高要求

 

在海工装备产业迎来战略机遇期的同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巨大影响,警示行业必须高度重视海工装备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作为国内海洋石油开采领军者的中海油公司,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伊始就进行了密切跟踪和关注。来自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的副主任谢彬,收集了钻井平台从爆炸起火到沉没再到救援的全套公开资料。

 

“为什么大火会连烧36个小时而控制不住?为什么钻井平台会最终沉没?”,谢彬认为其中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固井质量、井口密封等硬件环节存在问题外,管理人员疏忽、为追求作业进度而采用不当操作程序以及政府监管不力等软件问题也是酿成巨祸的重要因素。

 

“现在的很多海工装备,还是基于正常作业状态设计和建造的。今后,必须考虑非正常作业<状态:如钻井平台遭受撞击时的抗倾覆性、极端情况下的抗沉没性,这些应该成为强制标准,”谢彬指出。墨西哥湾事件中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造价约为3.5亿美元(2001年),但事故造成BP公司市值缩水逾700亿美元,另外还要支付上百亿美元的赔付费用,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微信公众号
手机移动端
证书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