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节能网_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主办欢迎您
手机端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能源石油炼制技术研发中心落户中国石化
0
发布时间:2010-08-11 浏览数:4412 新闻来源:慧聪化工网

 

近日,在国家能源局举行的第二批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授牌仪式上,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申报的国家能源石油炼制技术研发中心正式获得授牌,这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唯一一家以石油炼制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研发中心。

 

国家能源研发中心是国家能源局着眼构建国家能源科技创新体系而评审设立的,是满足能源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发挥产学研优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的有效举措,对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能源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炼制工业是国家支柱产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国家能源石油炼制技术研发中<以中国石化为依托,以石科院的主力研究室为基础,围绕中国炼油工业发展的技术需要,重点开展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重大战略意义的石油炼制技术领域关键课题研究。

 

院所介绍:

 

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技术的综合研发机构

 

腾空而起的神舟六号,国N60周年阅兵仪式上隆隆驶过的坦克……在我国科技实力取得令人惊叹的进步背后,有一个研究院默默地发挥着独特的支撑作用。这就是坐落在北京海淀区学院路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创建于1956年的石科院是中国石化直属的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50多年来,石科院紧紧围绕中国石化炼油核心业务的发展需要,全面、有效地满足企业对整个炼油过程的技术需求,提供综合、集成、适用的技术解决方案,石科院科研开发业务4域涵盖炼油厂的技术全流程。目前,石科院拥有从原油评价到各项炼油工艺技术及催化剂开发,直到石油产品研制和评价的全炼油厂成套技术的开发实力和研发优势。

 

石科院设有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润滑油评定中心、中国石化水处理技术服务中心等机构。该院是全国石油产品标准化归口单位,是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的挂靠单位,是《石油学报》、《石油炼制与化工》和英文版的《ChinaPetroleumProcessingandPetrochemicalTechnology》3个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单位。石科院下设研究生部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化学工艺、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坎煌的历史时期,石科院均研发出对中国现代炼油工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意义和推动作用的重大技术,研制出满足国防及航天工业急需的特种润滑油脂。该院开发的炼油工艺技术和催化剂、添加剂一直占有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并正在形成中国炼油技术许可康钠放啤

 

石科院把技术创新作为立院之本,更加强调集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康某商准际酢=入21世纪,面对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的清洁油品生产、产品结构调整、降低生产成本等诸多挑战,在清洁汽、柴油生产,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增加轻质油收率,含硫、含酸和重质、劣质原油加工等方面,成功地开发并实施了多项技术,支撑了炼油工业的发展,同时进行了必要考际醮⒈浮=年来,在分子水平表征技术、二甲苯吸附剂技术、S-Zorb吸附剂工业制造技术、塔河稠油驱、采、输、脱、炼一体化等重点科研开发项目进展良好。在石脑油连续重整成套技术、催化汽油选择性脱硫技术、裂化催化剂节能降耗技术、高档润滑油品技术、SRCA生物柴油技术等项咳〉昧诵鲁晒。

 

石科院坚持“构思一批、探索一批、研究一批、开发一批、转化一俊⑼乒阋慌”的科研开发战略,着力解决炼油和石化工业生产和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国防建设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技术优势:

 

打造炼油技术平台推进企业迈入世界级

 

从传统的“troubleshooting”单一问题解决到精细严谨的量体裁衣式全方位技术解决方案,是石科院创新技术、转变服务方式的生动写照。围绕发挥科技创新“推进器”作用,石科院正在全面构筑满足中国石化未来发展需要的炼油技术平台,深入研究、科学认识炼化企业面临的资源、环保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全面、有效地首闫笠刀哉个炼油过程的技术需求。

 

石科院自主研发的清洁燃料成套生产技术,符手泄炼油装置特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仅可以满足国3标准车用燃料技术需求,而且为生产欧4、欧5排放标准的汽柴油做好了技术准备。该院组织开展的以重油为原料,通过重油转化,生产清洁燃料兼顾生产乙烯、丙烯以及优质乙烯原料和优质芳烃原料的研究开发工作,为油化结合型炼厂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通过现代炼油技术优化组合与创新,最大限度地生产化工料,为未来化工型炼厂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为炼化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综合、集成、适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有力助推企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国石化的价值。

 

石科院按照切实发挥“推进器”作用的要求,明确了“良性运作创新价值链建设炼油技术平台”的工作方针,确立了“更加强调重大技术创新、力争实现跨越式技术进步”的指导思想和“坚持自主创新,强调在集成的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成套技术,完成从单项技术创新到集成技术的转变”的方向。在组织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的整体工作中,该院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及各炼化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出创新构思,经过基佳芯俊⒂τ没础研究、实验室研究、实验室开发、工业示范、工业应用、市场化、商品化诸多创新环节,最终形成一个好的商品,通过技术创新价值链的完整性运作,实现技术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近年来,石科院不断建立健全高效、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加速实现技术创新与炼化企业生产的无缝连接,成果转化率在90%以上。该院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及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1题,努力实现从技术许可向技术服务的转变。

 

石科院确立了“一个整体(全院完整1技术创新体系)、两个系统(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三个贴近(向上贴近总部决策层,向下贴近生产企业应用层,面向市场贴近客户),逐步实现技术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切实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全力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为炼化企业全面进入世界级提供1强有力技术支撑。

 

数字石科院:

 

两院院士6名

 

石科院牢固树立一流人才强院思想,不断健全完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初步形成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技术力量较为雄厚、同打造世界级研究院相配套的人才梯队。截至2009年底,石科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6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他们是闵恩泽、陆婉珍、李大东、汪燮卿、何鸣元、舒兴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0人,高级工程师449人,博士190人,硕士242人,本科毕业生318人。石科院注重发挥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传帮带作用,强化实践育才和岗位锻炼,倡导“学术民主”,打破论资排辈观念,45岁以下科研人员418人担任国家及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研课题负责人,占课题负责人总数的75%,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科技奖项852

 

围绕建设炼油技术平台的要求,近年来,石科院在效益最大化的重油加工技术、清洁燃料生产技术、芳烃生产及相关技术、增产化工原料及相关技术、润滑油脂生产技术、沥青生产技术、天然气及煤制备运输燃料石化原料技术、生物质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炼厂节能减排节水减排和化学品技术、标准技术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每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承担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研项目300余项,每年进行工业化项目30余项。迄今为止,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18项,部级以上奖励852项,在1995~2005年10年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6年空缺的情况埽石科院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闵恩泽院士荣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专利申请2815

 

石科院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在全国科研院所中一直名列前茅,并一直保持连续增长。截至2009年底,石科院共申请中国专利2815件,拥有专有技术310件,并在32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576件。2009年度申请中国专利数量占中国石化总量的17%。加强专利申请相关知识培训,强化过程管理,不断提高专利质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金奖及专利优秀奖14项。

 

走向国际“零的突破”

 

石科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际技术市场上与世界同类科研机构论伯仲比高低,采用石科院技术生产的催化剂添加剂等冲出国门走向世界。1994年,石科院的RN-1加氢精制催化剂首次出口意大利阿吉普石油公司,在托伦多炼油厂60万吨/年装置上应用成功,实现中国炼油催化剂出口西方发达国家“零的突破”;1994年,DCC技术经美国SW公司代理成功转让给泰国TPI公司,75万吨/年DCC工业装置于1997年在泰国的罗勇建成并一次投产成功,实现了中国重大炼油技术出口“零的突破”;2000年,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催化加氢、航煤生产等成套炼油技术出口苏丹喀土穆炼厂,又实现中国炼油厂成套技术出口“零的突破”。

 

 

 

微信公众号
手机移动端
证书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