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冲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广东,很快又得面对“十二五”的任务。
昨日,在广东省政协专题议政“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调研预备会上,多个部门的官员坦言“十二五”节能减排压力其实更大。
官员诉苦压力大
国家确定“十二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6%,并根据节能责任、能力、潜力、难度等因素,将广东列为第一梯队,要求下降18%。
广东作为人口、经济总量第一大省,未来仍处于工业、城镇化较快发展期,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李晖表示,“广东的碳排放量基数低,在此基础上降低排放量对广东来说压力很大。”
广东省经信委节能和循环经济处副处长钟成材也表示,广东为完成‘十一五’期间下降16%的节能目标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广东单位GDP能耗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如果‘十二五’节能任务还要进一步加重,广东的节能工作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据了解,目前广东各地市提出的能源消耗增量大,各市初定的节能目标值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比如,按照国家初步确定的年均GDP增长8%测算,到2015年广东省能源消耗量为5482吨标准煤,允许增加消耗5482万吨标准煤,但各市提出的新增能源消耗量达到2.1亿吨,超出允许增加量15518万吨。
与此同时,在广东目前能耗还处于“爬坡”阶段,存量能源挖潜节能的空间也变得有限。
低碳关键在落实
2010年11月,广东省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试点,广东正借助试点推动节能减排。
据了解,至2010年底,广东省已关停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75万吨,水泥产能5728吨;全省单位GDP能耗已下降至0.664吨标准煤/万元,于“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超过16%;全省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约30%;森林覆盖率达57%。
广东省发改委资源环境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11年4月底,广东省共有78个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作为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其类型主要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也有燃料替代、甲烷回收利用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但同时,该负责人也表示,低碳发展还刚刚起步,各地工作都还在“纸上”,广东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机制尤其是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温室其他排放现状尚不掌握,统计、监测和考核等管理工作体系尚未建立,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尚未全面形成。
据了解,广东省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还在编制当中,低碳发展的工作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其重点在于“机制体制上如何保障”。对此,李晖认为,“涉及体制政策是好的,但关键是体制机制要具体落到实处,要有具体的环节,如怎么叫达到标准,怎么叫超标,这个很难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