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南集团前期仅支付100多万元,就获得价值769万元的节能设备及配套服务,创造了年节电829万度,折合标煤2600多吨的显著效益;企业前T没投资一分钱,2亿元的工程投资全部由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垫资,待工程见效后,再从节省的费用中按比例抽取作为工程款,工程全部见效后,武钢集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每年可节省能源费用近2亿元;武汉弘元金属、威佳电子等中小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改造,每年节省了十T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能源费用,还有望获得专项资金奖励……聆听这些企业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改造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做法,武汉市众多民营企业连呼:没想到!“零成本”节能可行,有魅力!
在近日由武汉市经信委、民建武汉市委、武汉市工商联联合举办的2009年武汉市合同能源管理现场交流会上,不少民营企业不请自到,近100家民企从四面八方赶往交流会现场,将会议现场挤得圆圆满满,纷纷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相关政策,积极寻求将“零成本”节能工程引入自身企业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市场运作新机制,上世纪70年代中期诞生于西方国家。其基本的运作模式是:在政府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下,发展起一批专门从事节能服务的商业公司。这类公司与有着节能改造需求的企业签订一个“能源服务合同”后,由它们来为用户的节能改造项目进行投资,并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飨钅可杓啤⒃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培训、节能项目运行管理等“一条龙”式的服务。在“能源服务合同”期限内,该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按照双方事先在合同中的约定,共同分享节能效益,并由此收回项目投资并获取合理的利润。合同结束后,所有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骰所有。
为促进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武汉市政府各部门先后出台多项优惠政策,管理企业改造。今年6月,武汉市经信委骷上海、广东等国内其他省市相关政策、规定,与武汉市财政局联合推出《武汉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支持办法》。为能使更多的“小项目”得到实惠,武汉市降低了申报门槛,企业只需要合同金额20万元以上、年节约标煤100吨以上就可申报(国家要求年节约标煤1万吨以上,湖北省要求年髟急昝3000吨以上的项目符合申报条件),并将国家节约每吨标煤200元的奖励标准提高到300元,增添中小企业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动力。同时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专项资金60%奖励给应用节能技术的企业,40%补助给节能公司,既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也减轻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资金髁Α
武汉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还充分整合17家专业节能机构等社会资源,成立武汉市综合节能优化技术服务平台,向广大耗能企业提供集中了解节能新技术和相对低成本、低风险使用节能新产品的途径。
据调查,前期不少企业不愿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不愿为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提供融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节能效果不好认定,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缺乏多方都能认可的第三方监管和评估。为破解这一难题,武汉市要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签订合同之初就到市经信委备案,由武汉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项目跟恚为节能项目引入一个第三方“监理”;同时在对今年首批合同能源管理专项资金的项目审核过程中,首次引入专业的能源审计,由政府出资邀请独立的、具有相应资质的节能审计公司,对照申报材料,到企业现场对项目的实际节能量进行审计,避免以往组织专家评估只能“背靠背”看资恚对现场情况掌握不充分的问题。最终奖励资金的多少将不再单纯以企业和节能公司自己上报的数据为准,而是将第三方审计报告作为确定具体金额的依据。
目前,武汉市已有10家工业企业(大企业2家,中小企业8家)开始实施13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总体投资金额2.3亿元。项目全部完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近7万吨。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国家,大量的典型案例研究和市场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在能源用户中存在着大量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项目,这些项目完全可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经营模式来实施。”武汉市工商联主席余元九要求,市区工商联充分运用工商联网站,并通过举办讲座、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向全市民营企业大力宣传合同能源管理的理念、运行机制和实践意义,提高企业节约和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企业实施合同能源ɡ淼幕极性。积极配合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主动联系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使一批企业率先引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在同行业中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在企业实施合同ㄔ垂芾砣〉贸尚У幕础上,积极引进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合同能源管理的领域和范围,并促进市政府出台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励更多的民营企业自觉加入到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队伍中来。
武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贾耀斌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合同能源管理中,在眼下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利用“零成本”方式节能,促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促武2“两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