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的扩张,中国已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中国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只是表象。
接受《人民日报》采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介鹚担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07年中国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60.3亿吨,超过美国2.6亿吨,比欧盟27国的排放总量高出1/3,占全球总量的20.8%。中国在总量上已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
但从人均水平看,2007年中国只有4.6吨,比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高出76.9%,略高于全球平均4.4吨的水平,但不足美国的1/4,只有欧盟的1/2。
潘家华指出,从历史责任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晚,导致全球升温的温室气体主要是由发达国 贡献的。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温室气体的历史贡献只有美国的1/4;在人均水平上,中国的全球升温贡献率只有1%。中国目前人均碳排放水平所支撑的消费,还只是温饱水平,只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
此外,中国在国际产业大转移中成为世界工厂,许多“中国制造”的碳排放,并没有被中国人消费,而是出口到人均碳排放已经很高的发达国家。
近年来,中国能效的提高速度,全球有目共睹。潘家华介绍说,1990年到2007年,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放量平均下降15.4%,发达国家平均下降22%,发展中国家平均下降10.2%,美国下降27%,中国下降了49.2%。中国的吨钢能耗、煤电效率,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还向国际社会承诺在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到45%。潘家华表示,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进程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在15年实现如此高强度的碳减排。
此外,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和规模,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中国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展速度均快于发E国家;中国的水电装机全球第一,这都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碳排放的同E,中国还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吸收贮存工业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7%增加到目前的20%以上。
潘家华认为,作为人口大国和总量较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成为表象上的排放大国情有可原;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中国应该承担的责任比较有限;中国的减排努力和减排承诺,已经超出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承担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