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方供暖季临近,天然气保供再度成为油气行业的工作重点,供气企业开始加紧排产。然而在9月17日闭幕的2018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上,煤制天然气企业却反映了另一番景象:受制于原料O供应、天然气管输和价格机制的限制,目前煤制气企业普遍亏损严重,已投产企业缺乏生产热情,后续项目在酝酿转产;新核准的项目均在观望,迟迟未有实质性进展。
“煤制气项目本身在安全稳定性、技术可靠性和环保达标排放上已经都不存在问题,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是煤炭和天然气价格,呼吁国家层面能从能源安全战略考虑,切实给予煤制气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多位专家在论坛上表示。
今年以酰国际油价逐步回升使煤化工行业整体运行向好,一些长期亏损的行业扭亏为盈,但即使这样,煤制气企业依然难改颓势。“当前投入商业运行的大唐克旗、新疆庆华、伊犁新天和内蒙古汇能这4个煤制气企业中,仅有汇能因产量小且产品是LNG,赶上了去年底的一波行情,实现盈利,其余3家依靠管网输送的企业,无论天然气市场是短缺还是过剩,都在亏损。“大唐集团副总经理兼中新能化公司总经理吴秀章说。
“受近几年天然气门站价格低、煤价上涨、没有独立长输管网和产品单一等因素3影响,煤制气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希望煤制气项目的经济性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秘书长胡迁林表示。
“煤炭价格波动对煤制气的成本影响较大。煤炭去产3政策导致煤价较‘十三五’初期上涨了150元/吨,煤制气成本由此大约上升0.45元/立方米,大大降低了项目的经济性。同时,煤制气项目输气管道受阻,原来规划建设的如准东、鄂尔多斯等煤制天然气项目管道也都没有建设,这也影响了煤制气项目的效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分析指出。
煤制气产品非常单一,且产品由政府定价,这也是煤制气项目经济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年能源价格波动很大,煤价从300元/吨涨至600元/吨,原油价格也从40多美元/桶涨至80美元/桶说天然气市场价格3年来却一直没动。”以大唐克旗项目为例,刚开工时的气价是2.72元/立方米,至今已降了两次,现在是1.77元/立方米,这还是输送到北京的价格,包括管网费,是跟中石油交接的价格。煤制气项目产品单一、无法贮存,且天然气需求的季节性很强,受制于长输管网,企业没有生产和市场调节的能力。尽管我们的第二条生产线已完成80%工作量,但也不敢轻易投产。目前正考虑在气化净化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把气化产的部分甲烷分出来生产天然气,剩下的合成气则去生产甲醇和乙二醇,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吴秀章说。
据了解, 后续项目酝酿转产在煤制气企业并非个案,比如庆华集团也在考虑第二条生产线不产天然气转产别的化工产品。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我国天然气消费逐年攀升, 进口依存度已逼近40%,今年中国一举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气进口国。煤制气作为国内传统气源的有效补充,其发展空间非常可观,但前提是项目的经济性必须有保障,市场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这些都有待于国家出台切实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