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节能网_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主办欢迎您
手机端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盐湖化工循环经济挑大梁
0
发布时间:2010-03-24 浏览数:4470 新闻来源:中国化工报

 

3月19日,国家发改委和青海省政府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3月15日国务院批复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的相关情况。《规划》明确,今后10年,将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6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发展体系,探索资源型、生态脆弱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规划》向业界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化工产业将在柴达木新一轮发展中担纲主角。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称,《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二个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于资源赋存丰富、生态x境脆弱的柴达木地区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令人兴奋的是,建设和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化工产业将发挥主导作用。《规划》明确,2010~2020年,要发展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以钾资源开发为龙头的盐湖化工循环型产业,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金属产业,以配套盐湖资源开发为主导的油气化工循环型产业,以配套盐湖资源开发为前提的煤炭综合利用产业,以及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6大主导产业体系。

 

按照《规划》,该地区还将重点规划建设4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包括以盐湖化工为特色的格尔木工业园;以盐碱化工和新型建材为特色的德令哈工业园;以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配套盐湖资源开发为特色的乌兰工业园;以及以盐湖、煤炭等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大柴旦工业园。

 

解振华特别强调,通过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建设,最终形成资源、产蠛筒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努力做到“吃干榨尽”,争取整个区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的“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

 

事实上,早在2005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就被列入首批13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与其他试点园区不同的是,该地区面积为25.6万平方千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区域内盐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是举世闻名的“聚宝盆”。此前,一批化工重大项目已先期启动。比如2005年底以来,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青海盐湖集团先后在察尔汗盐湖启动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一、二、三期项目,拉开了盐湖资源开发从单一开采钾肥向钾盐、钠盐、镁盐、锂盐和气五大产业集群转变的序幕。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已初步形成以石油天然气工业、盐湖工业、黑色有色金属工业、煤炭工业等为优势的产业发展格局。该试验区下一步的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盐湖化工、大型钾肥及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并培育形成一批循环济典型示范企业;到2020年,建立起结构合理、优势突出、集约利用链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框架体系。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这对柴达木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青海省省长骆惠宁表示,他们已经进行了全面考虑,《规划》从矿产、能源、水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支撑能力分析。值得关注的是,在矿产资源方面,规划期内的钾肥、金属镁、纯碱、烧碱、碳酸锂、碳酸锶、硼酸等重点资源产品,年原矿开采消耗量均不足各类资源探明保有储量的1%,资源开发强度不大,可以保持这个地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方面,经过反复核算论证,规划水资源的利用量能够满足区域水资源平衡的要求。

 

值得期待的是,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国家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规划》提出了国家对加快试验区发展的十大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在不降低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对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延伸产业链的配套项目,可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政策时,将试验区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对试验区用于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的天然气,优先保障资源配额等。

 

针对放宽准入条件的提法,解振华解释说,比如开发钾盐过程中,很多相应的伴生资源会开发出来,过去这些资源以前都作为废物堆在那儿,现在开发中要拉长产业链,把需要开发的资源都开发出来。延长产业链过程中有一些项目可以适当放宽准入条件,但项目一定要保证这个地区的产业环境不受影响,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符。
 

 

微信公众号
手机移动端
证书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