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黄河、干旱、少雨……提起甘肃,很多人可能会留有这样的印象。但如果你最近去甘肃,就会发现这里已经发>了很大的变化:戈壁滩上架起的风机借着西北的风拼命转动;路旁荒山上种下的小树正在努力生长,为黄土装点着绿色……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个自动化的洒水装置滋润着山间小树。通电取水,灌溉林木,数年间,甘肃省大片荒山在得到绿化的同时,也温暖了甘肃552万贫困人民的心。
近年来,通过动力电覆盖、定点帮扶等方式,甘肃多个贫困县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电源I到家门口,解决了取水、磨面等生活与生产问题。去年7月,国家能源局组织了定点帮扶县游学活动,甘肃省清水县与通渭县就是两个定点帮扶县。游学活动成员,11岁的温欣瑶对记者说,在得到帮扶的两年里,她有机会去北京游学,而村里打了机井,爸爸可以节省下挑水的时间陪她,令她开心不已。
两年内动力电覆盖2404个自然村
穿过20多千米的山路,记者来到甘肃 省会宁县甘沟乡汉岔村何俊文家的养殖场。当时,何俊文正在近300平方米的羊圈内为100多只山羊喂饲料。看着新生的羊羔跟在羊妈妈身后,何俊文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上半年我又多I了50只。现在动力电拉到了家门口,再也不用跑到远处粉碎饲料了,自己院里就能加工,方便多了。”何俊文说。
十年九旱的甘肃会宁是国家重点扶贫山区,以前,何俊文和其他农民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如今,动力电覆盖到村,保障了当地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
“会宁县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这几年甘肃电力全力帮扶,给全县发展带来巨大变化。”会宁县发改局局长张伟峰对电网企业作的贡献赞不绝口。
精准扶贫动力电覆盖建设工程是甘肃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农村富民产业的重点项目。在两年时间内完成全省891个贫困行政村、2404个贫困自然O的动力电覆盖建设任务,便是其中一项内容。
“苦瘠甲天下”的定西市,动力电覆盖建设工程任:量最大,占到甘肃省动力电覆盖工程量的三分之一。
2016年6月30日,随着定西市渭源县精准扶贫动力电覆盖建设工程完工,甘肃精准扶贫动力电覆盖工程比既定目标提前半年完成。
“事实上,L过实施动力电覆盖建设工程,不仅使会宁、渭源这些贫困县的农户致富成为可能,还使全省农村电网网架结构进一步优化,供电能力普遍提高3倍左右,农村电气化水平、农民生活质量也大幅提升。”国网甘肃电力发展策划部专责李万伟介绍说。
何俊文的侄子原本打算去外地打工,如今却已决定留在村里。在甘肃省电力公司与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他办起了养羊场,在自家门口当起了老D。
排列有序的电线才是村里致富的充沛动力
距会宁县200千米外的清水县同样感受到了动力电带来的便利。尚未到农忙季,清水县柳林镇赵尧新农村的村民赵亮趁着有功夫,把去年收获的小麦拿到镇上去磨,新农村改造让他们一家住上了别墅一样的新房,由县政府与清水供电公司一起打的机井也使地里的收成大增。骑上摩托车,沿着刚刚修好的村村通公路,5分钟就到了镇上。
“现在磨面也快,都是电动的,上午送来的小麦,下午就能拿着面粉回家。”赵亮对记者说。
磨面的地方在柳林镇街道的入口不远处,记者到来时,3位师傅正在忙碌着,隔着嘈杂的机器轰鸣声,王师傅告诉记者,镇上一共有3家这样的磨坊,可以磨附近十几个村子的小麦和玉米,没通电之前,磨一袋小麦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还需要五六个人和一头牲口,现在只需3个人,而且只用十几分钟就能磨好。
“其实一个人也可以操作机器,为了快一点我们就多加了些人手,通上电就是好。”王师傅说。
不仅磨面,柳林镇附近的村民榨油也可以通过电榨油机来完成,镇上3户油坊同时工作时,油香可以顺着西北干燥的风飘出镇子很远。
记者跟随清水县供电公司总经理王少龙来到常杨村,新农村清一色的居民房完全颠覆了记者对西北农村的认识———白墙蓝瓦的小楼整齐排列,院子里晾晒的谷物映衬着村子的好光景。王少龙指着村子里排列有序的电线告诉记者,这才是常杨村致富的动力。
通过机井等手段取水,以往“吃水靠腿”的时代也一去不返,以p那些必须走山路挑水的劳动力,或进城务工,或腾出手来做点小生意,每年可以给家里增加不少收入。
清水县发改局副局长白国生表示,自2016年起,清水县政府先后协调电力部门累计投资1.09亿元用于清水县农网升级改造,其中2016年投资2078万元,共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7.86千米、配变30台、容量4700千伏,新建和改造0.4千伏线路60.89千米、户表20473户。此外,总投资1.5亿元的宝兰客专清水330千伏变电站项目于2016年4月开工建设;总投资6000万元的白沙乡110千伏变电站于2016年6月完成可研编制,现已完成城区供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报告并报市政府,正在申请天水市政府研究批复。
甘肃省农村地区用电正步入“动力时代”
201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甘肃省发展改革委、扶贫办制定下发了《精准扶贫贫困村动力电覆盖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作为实施精准扶贫农电保障的重要措施。甘肃能源监管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步开展了精准扶贫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问题监管。
甘肃省精H扶贫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涉及的891个贫困村(2404个贫困自然村),截至目前已实现动力电全覆盖,供电能力、质量和可靠性均达到预期目标,符合国家有关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竣工验收规定,达到了精准扶贫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省级总体验收各项要求,工程通过省级总体验收,甘肃省农村地区用电真正步入了“动力时代”。
自2015年6月动力电覆盖项目实施以来,甘肃能源监管办制定了精准扶贫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项目监管工作方案,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抓手、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提升供电能力为目标,督促、协调、推进项目落地,对甘肃省7个市(州)、14个县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全过程监管,共检查了30余个施工现场,走访了50余户三相动力电用户,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以定西市通渭县为例,2010年,通渭农网;弱,122个村动力电缺乏保证,35千伏电源点不足,10千伏线路严重超长,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性难以保障,农户电动农机具无法正常使用,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壮大。
为解决发展中最薄弱环节的问题,国家能源局发挥行业优势,多次沟通协调,将通渭县确定为“甘肃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示范县”。甘肃省电力公司先后投资6.85亿元实施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已于去年6月底实现了全省贫困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记者 谢文川 通讯员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