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普查结果表明,工业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污染结构性问题突出。数据显示,在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4项污染物排放中,化工、石油加工炼焦行业分别位居工业排放的前几位。
据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介绍,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位于全国前列。
普查结果显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居工业行业排放的前几位。以厂区排放口排放量计,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715.1万吨、氨氮30.4万吨、石油E6.64万吨、挥发酚0.75万吨、重金属0.21万吨;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19.75万吨、烟尘982.01万吨、氮氧化物1188.44万吨。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60.21万吨、氨氮13.16万吨、石油类0.66万吨、挥发酚861.82吨、二氧化硫130.15万吨、氮氧化物41.98万吨、烟尘78.81万吨。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此次普查首次将农业源污染物排放纳入调查范围。根据普查结果,农业源4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农业部科教司巡视员王衍亮认为,部分地区化肥、农药、地膜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之一。他表示,农业源的污染问题,要用发展和引导的办法来解决,比如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防止流失污染。王衍亮透露,今年农业部门将免费为1.6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推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亿亩以上,力争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同时,加强农药市场监管,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提高农药的使用率。
张力军表示,根据此次普查所反映的各方面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将有针对性地调整治污重点,增加总量控制的种类,并结合“十二五”环>规划的编制加大防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