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天津能效市场首批交易合同签署。天津泰达津联热电有限公司等三家供热企业,将本采暖季形成的共计4500吨标煤节能量,分别出售给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和贸易公司以及花旗集团环球金融有限公司。
天津能效市场是我国首个自主开发的基于强制能效目标的排放权交易体系,旨在通过“强度控制与交易”模式,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据了解,9日达成交易的节能量折合11500吨碳当量,成交价格为每吨50元人民币。
天津是建设部确定的供热计量试点地区。供热计量制度通过影响用户用能习惯实现节能,但往往影响供热l业收益。天津能效市场首批交易,按照国务院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以单位面积供热能源消耗作为居住建筑用能指标计算采暖季节能量/碳当量,通过排放权交易提高供热单位收益,以补偿供热单位实施供热计量的成本费用。
天津市建设交通委员会总工程师韩培俊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天津已累计建成超过1.14万平方米的节能建筑,占住宅总存量的62%。在全国率先在民用建筑领域开展能效交易,有助于推广供热计量、建筑能耗目标考核和超能耗定额加价等制度。”
天津能效市场由天津市政府组织天津市建设交通委员会、天津市供热办公室、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瑞碳新能源公司等单位开发的。
在9日的签约仪式上,瑞碳新能源公司总裁施政介绍,天津能效市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欧美碳市场的经验和教训,制订科学界定节能与碳减排量化关系的方法,探索实现显著降低碳强度的市场化综x解决方案和交易机制。有助于激励买家、卖家、技术公司、能效审核机构、国内外投资者等形成共赢的商业生态体系,促进节能减排。
作为市场运营机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将为天津能效市场提供服务平台,推动产品设计。
据了解,建筑能效交易,是继二氧化硫、碳中和、合同能源管理之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推出的第四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