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节能网_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主办欢迎您
手机端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去年石化行业实现总产值6.63万亿
0
发布时间:2010-01-29 浏览数:4583 新闻来源:ccin.com.cn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于2010年1月28日上午在京召开“2009石油和化工经济运行发布会”。发布了2009年度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并 该报告做了相关的解读。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世良在新闻发布会上d出,2009年是石化行业新世纪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行业造成的冲击,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石化产品出口受阻,面对上下游产业链的矛盾,按照党中央统一的部署,贯彻国务院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石化协会推出了《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和d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技术指导意见》。经过全行业760万名职工的艰苦努力,行业经济出现了回升的发展局面。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我国石化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经初步形成具有20多个行业,6万多个产品种类,门类基本齐全,品种基本配套,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冯世良透露,200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46万家,实现总产值6.63万亿,同比增长0.3%,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1%,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大宗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消费量保持世界领先的地位。

 

冯世良说,2009年行业经济形势呈现一个大大的V字型,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初行业经济走进低谷。受国家宏观政策推动,三月份以后逐步回升,十二月份月度产值创历史最好水平<从2008年1月份到2009年12月份,石化行业产值的增长幅度呈V字型。这说明整个石油和化工行业已经走出低谷,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冯世良强调,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进入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快速发展时期。他同时指出,200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体现了6大特点。

 

一、化工行业实现较快增长

 

2009年,化工行业总产值3.93万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较快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总产值7490.3亿元,下降26.6%;炼油行业总产值1.78万亿元,下降4.2%。从增长幅度看,2009年化n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增长4.8%;炼油行业增长5.2%,化工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二、能源市场供需基本平稳

 

2009年,随着新疆独山子、福建、镇海及天津等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相继投产,新增炼油产能近4000万吨,使成品油保障能力空前增强。通过调整布局、增加产能和成品油价格接轨,解决了多年来部分地区的油荒问题。尽管去年入冬以来,受极端气候及部分地区能>消费结构调整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但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采取了全力组织生产、加快新井投产、压缩工业用气、加快引进中亚天然气、优化管道运行等强有力措施,很快缓解了紧张局势。

 

2009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3.88亿吨,增长6.2%;原油加工量3.75亿吨,增长7.9%;成品油(汽、煤、柴油合计)产量2.28亿吨,增长9.4%;天然气表观消费874.5O立方米,增长11.5%,其中天然气产量830亿立方米,增长7.7%。

 

三、农用O学品保障有力,价格稳中下降。

 

2009年国家放开化肥市场价格,并没有影响其价格,其生产完全满足需要,全年化肥产量突破了6千万吨的大关,增长16.3%,其中尿素增长10.5%。全国农药产量226.2万吨,增长12.3%。2009年尿素的平均价格1735元,同比下降了15%,农药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由于化肥农药生产企业的努力,市场供应充足。我国粮食生产连续6年稳产高产,与化肥农药企业的贡献是息息相关的。

 

第四、橡胶制品行业6口比较多,受金融危机冲击比较大。

 

橡胶制品行业是石化行业内对外依存度最大的,差不多有55%-60%,那么金融危机对这个行业的冲击就比较大。去年秋天美国轮胎特保案,对该行业更是雪上加霜。但是行业企业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改变出口方式,同时国家内需政策又拉动了国内汽车消费的增长,使得橡胶制品行业逐步化解危机,成效十分显著。全行业的产值增加16.1%,是石化行业中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轮胎产量6.55亿条,增长18.1%,出口略有下降。

 

五、产业结构正在悄然变化

 

多年来金属化e原料行业,一直在化工子行业里边占据龙头地位。近两年来这种格局被打破,在调整结构中,各个企业在冲出低端产品的牢笼以后,向高端发展。2009年专用化学品行业产量增长16.8%,位居化工行业各子行业之首,合成材料退居第三位。这些现象标志着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正朝着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方向去迈进。跟上年同比,在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逆势而上,整个化工行业增长9.7%,已经冲出了低谷,走进了增长。

 

第六、新型煤化工取得进展。

 

2009年,我国在新型煤化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开发出一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如:甲醇制丙烯(FMTP)的万吨级工业化试验取得成功;世界第一套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工业装置投产试车;世界第一套60万吨/年煤制烯烃(DMTO)已进入工程中交,预计2010年下半年投产。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推动我国煤化工向纵深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发布会上冯世良分析了推动石化经济企稳回升的几个因素。

 

第一、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比如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客车给予财政补贴、增加老旧汽车报废补贴资金、清理取消限购汽车不合理规定等宏观政策,激发了社会购买力,拉动了化工配套产品的市场需求。

 

第二、政策扶持的作用,去年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键的扶持政策,这一年来,石化行业恢复和提高了1105种重要的化-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大部分化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已经恢复到13%,取消了硫酸的出口关税,取消了黄磷、林矿石等产品的关税。并且延长了化肥这些品种的淡季的时间。
 
    

第三、下游行业的增长拉动作用。2009年下游行业,比如造纸增长12.1%,纸制品增长14.9。大中型拖拉机增长30.7%,汽车增长47.8%,这些行业的增长,直接带动了市场的需求,对化工行业稳定增长,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冯世良同时指出,2009年整个行业回稳的态势非常明显,但是基础不够稳定,经济运行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是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无序投资比较严重。2009年,烧碱、纯碱、磷肥、聚氯乙烯、甲醇等行业装置开工率都比较低。但一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投资仍在加速,其中磷肥行业增长67.8%,农药、橡胶制品、无机碱、涂料颜料、专用化学品制造增长均在30%以上,大大高于行业投资平均增长水平。

 

据发改委日前通报,目前全国在建电石项目31个、产能700万吨;甲醇项目25个、产能860万吨,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矛盾。此外,各地还规划了一批煤化工项目。各地上报的项目中,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项目总投资按照示范工程的投资加预算,已经超过1万亿元。

 

二是市场需求启动缓慢,企业经营仍然困难。2009年,一些主要产品表观消费量虽然不断回升,但有效需求的动力仍显不足,企业库存有所增长。截至12月末,化肥、部分石化产品、“两碱”、成品油等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库存都居高不下。1~12月,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总指数为86.87点(以上年价格为100),其中化工行业价格指数为89点,多数化工产品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推动下,化工企业还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

 

三是进口冲击不断增加,外贸出口严重受阻。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的有机产品进口量同比增长50.3%,其中乙烯和甲醇的进口同比分别增长35.1%和268.8%(甲醇进口占国内产p46.7%),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进口同比分别增长64.8%、51.8%和73.5%,给国内市场带来很大压力。同时,受外需不足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2009年前11个月,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遭遇贸易摩擦案件共20起,石化产品出口严重受阻,无机和有机产品出口量分别下降14%和10%;合成树p下降22%;轮胎下降7%;化肥下降14%。一增一减,大大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最后冯世良展望了201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形势。在分p各种因素后指出,2010年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整体经济形势将好于2009年。并预测整个2010年行业发展形势将会呈现由平稳上升到逐步好转,最后走向复苏的局面。

 

微信公众号
手机移动端
证书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