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正值德班气候大会刚刚落下帷幕,中新网能源频道通过一组报道,回顾一年来的探访结果,看央企、民企、外企如何实践承诺,实现节能减排。中新网能源频道将继续重点关注中国企业在今后的具体行动,将节能减排报道进行到底。
不少民营企业倒在了节能减排的高门槛内,以环境效益换取经济效益的模式不再行得通,规模小、底子薄的民营企业比国企承担着更大的压力,甚至成为它们的灭顶之灾。但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促成了不少民企的战略转型,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阵痛后,在这场关于节能减排的“战役中”,犹如凤凰涅槃,迎来重生。
要生存就必须转型
根据发改委提供的相关数据现实,“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
面对轰轰烈烈的“节能减排行动”,中国民营企业并不占优势。发展初期的民营企业往往规模小、资金薄、抗风险能力差。而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给中国民营企业带来不小的打击。
以向来以高污染著称的造纸行业为例,在“十一五”初期,由于难以达到节能减排要求,不少造纸企业关停。整个造纸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产能的大幅削弱,t致一时间“洛阳纸贵”。全国南北各大小城市的报纸价格在2008年后“涨声一片”应为人所记忆,这就是国内小造纸企业面临困局和进口新闻纸价格飙升的双重压力导致的结果。
据了解,2010年底,一些省市为了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加紧对减排重点对象——钢铁企业施行更为苛刻的减排要求。以河北省为例,大量以牺牲环境效益而生产价格低廉钢材的民营钢企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难以为继的民营钢企自愿选择投靠国企钢铁集团。民营企业略显无奈的抉择确促进了钢铁产业的集中化,2010年是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最快的一年。
是义务更是责任
不过,虽在夹缝中生存,中国民营企业在节能减排行动中的表现也并不示弱,反倒是一些“痛定思痛”的企业开始在节能减排中实现了企业转型,寻找到了新的出路。
在刚刚结束的德班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的新奥集团,就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民营企业。“新奥集团是一家积极致力于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创新型清洁能源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响应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新奥集团公关传播总监毛建春说。
Χ浴安簧倜裼企业都视‘节能减排’为灭顶之灾”的说法,毛建春并不赞同。他说,中国民营企业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清洁能源发展的方向,企业是落实规划的主体,新奥认为民企应对气候变化责无旁贷,在行动上是积极Χ的。”
而很多“不差钱”的知名民营企业,更将节能减排当作自己对社会负责的ο帧R宰谇旌蟮耐薰哈为例,娃哈哈是生产水的企业,而根据《科技日报》的报道显示,娃哈哈却很节约水。娃哈哈年产饮料1300万吨,通过技术改造,节约水超1000万吨;娃哈哈不缺钱却很省电,通过果奶注塑吹瓶机、大型日精制瓶机油泵、对流水线生产设备的改造,对制瓶过程中释放ρ顾蹩掌进行回收利用等项目使得娃哈哈年省电3000多万度;娃哈哈擅长节煤“发挥余热”,通过50套冷凝水回收改造项目,全年可节煤10000多吨。
节能减排服务企业崛起
节能减排对民营企业的意义还在于,它在中国催生壮大了一个全新的行业——节能减排服务企业。“你节能,我赚钱”的模式,让节能减排服务企业和其服务对象实现双赢。
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到,2010年与2005年相比,节能服务公司从80多家增加到800多家。从业人员从1.6万人增加到18万人,节能服务产业规模从47亿元增加到840亿元。“十一五”期间,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投资累计超过1800亿元。
理想伟业是中国目前近千家环境服务企业大裰械囊辉保其董事长朱彬彬表示,现在节能减排行业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境遇,很多节能企业抓住这个机会就能够迅速成长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理想伟业成立不久,就吸引了包括全球最大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的投资与合作。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低碳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诗雨表示:“从国家政策层面说,现在节能减排行业正迎来一个春天。”
而截至目前,这个行业的主要力量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民营企业,企业规模也都不大,90%都是小企业。对于节能减排服务这个朝阳行业,中小民营企业还任重道远。
碳交易或成全新盈利点
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N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大直辖市,外加湖北(武汉)、广东(广州)、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在中国还是新鲜事物的碳交易在部分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碳排放交易,就是企业被限定了排放额后,如果要多排放,需要购买额度。如果排放的二氧化碳少于计划,少排的额度,可以用于交易出售。
这对节能减排做得好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项新的利好。在完成自越谀芗跖湃挝竦耐时,还可以将超额完成部分销售给其他企业,用所获资金降低自身节能减排成本,或扩大健全节能减排体质和基础设施。
当政策压力和经济动力双管齐下时,清洁能源行业必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