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节能网_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主办欢迎您
手机端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节能减排:于无声处听惊雷
0
发布时间:2009-12-29 浏览数:4950 新闻来源:彭丽

 

2009年,在节能减排这个“敏感话题”上,石油和化工行业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静悄悄”的:不再是环保“黑名单”上的焦点,重大污染事件也几乎没有发生。多年从事行业环保工作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质量安全环保部环保处处长张岩男就有这样一个体会:今年石化行业被环保部门点名批评的时候少了,而行业直接与政府部门对话、参与国家相关政策制定的“话语权”多了。这一少一多,折射出今年石化行业在节能减排上r新变化。

 

的确,一年过去了,石化行业节能减排交出的答卷给了人们一个惊喜。

 

9月,环保部部长周生贤透露,我国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有望提前一年实现,F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可以如期实现。“十一五”将有望成为首个污染减排指标如期完成的五年规划。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57.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47.8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46%和5.4%。可以肯定的是,石化行业在国F节能减排进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10月,石油和化工行业责任关怀年度报告发布,F是自2002年行业推行责任关怀以来的第一次。截至目前,承诺实施责任关怀的企业已达53家,责任关怀已在行业内生根开花,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千家企业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节能任务。其中,参加考核的化工、石油、石化企业有311家,296家的考核结果为基本完成及以上等级,占95.2%。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2%,预计全年下P9%以上,石化行业作为重点耗能行业贡献突出。同时,在工信部推荐的9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中,石化行业有5家。

 

联想到刚刚公布的今年1~11月行业经济运行数据,全行业的整体经济形势继续企稳向好。以往人们所担心的节能减排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并没有出现,相反,节能减排的积极推进,促进了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正如中国石化协会副会长周竹叶所说,全行业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将节能减排与“保增长、调结构” 合起来,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据了解,2008年,全国 油和化工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3亿吨标煤,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5.1%,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20.5%;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分别居各工业部门的第一、第四和第五位。因此,周竹叶特别强调,今年的目标很明确,全行业的节能减排重点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努力促进清洁生产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套的措施和手段很快跟进。今年10月,《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发布。中国石化协会副秘书长孙伟善对这一《指导意见》的解读是,力求发挥科技在行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增效中的支撑作用。孙伟善说,针对《指导意见》中所涉及的内容,目前石化协会已经各大院校和科研单位发函,广泛征集一批先进、适用、成熟技术和需要攻关解决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分别在行业内进行推广应用,或推荐列入国家科技计划,争取国家经费支持。

 

让张岩男深有感触的是,其实没有解决不了的环保问题,也没有真正的废物,治理污染有没有技术手段是问题的关键。她说,2009年石化行业对科技创新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做了很多实际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参与节能减排相关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方面,石化行业表现突出。比如受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等部门委托,制定了石化行业重点节能技术推广规划;制定了《石化行业环保经济政策配套综合名录》,开展了《化工行业污染物排分析报告和总量控制方案》等四项重大课题的研究,为制定“十二五”化工行业污染防控政策提供了支撑;编制了氯碱、纯碱、氮肥、磷肥、硫酸、染料等行业清洁生产示范推行方案和磷石膏渣场建设工程技术指南等。

 

事实表明,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实现节能减排攻坚目标已经可以预期。就在全行业努力实践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之时,一个新的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低碳经济。今年8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这可以看作是国家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信号。11月26日,我国公布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再次对低碳经济概念进行了强化。

 

有专家认为,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经济主要依靠两大法宝:一是提高能源使用=率;二是发展清洁能源。而支撑这两个法宝的就是节能和新能源技术。化工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中,正在进行着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同时,国内新能源产业热度不减,继江苏、山东、山西等地区发布地方版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广州、上海、武汉等地也对新能源产业作出了布局=

 

周竹叶表示,石化行业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走在路上,很多企业已经有了低碳意识,=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减排问题,这是今年的一个显著变化。

 

 

微信公众号
手机移动端
证书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