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国资委、电监会、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共同制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正式执行。10天前刚刚正式执行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未来或将让冰蓄冷市场产生变革。
这个由国家N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国资委、电监会、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共同制定的政策,特别明确了相关主管部门的责任,鼓励低谷蓄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季节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制度,支持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同时,政策还特别提到,鼓励用户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要N的高效用电设备和热泵、电蓄冷、电蓄热等技术,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加强无功管理,优化用电方式,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
蓄冷行业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张永铨分析认为,随着国家逐步重视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强调突出抓好节能用电,电力及相关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运用价格工具和市场杠杆,鼓励用户采用蓄冷设备。
“峰谷电价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和峰谷电价比增加,为蓄能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应实事 是地对此广泛宣传,并加大力度。”张永铨说。
除了加大峰谷电价差、扩大实施范围,我国还将从更多方面保障蓄能等新型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消息人士称,我国3万平方米以上面积建筑工程将配备蓄能设备的相关政策即将正式出台,这会直接影响到冰蓄冷市场的未来走向。
“这将是强制规定,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项目无法验收,冰蓄冷市场前景必然看好。我们要加快技术升级,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使冰蓄冷系统通过降低运行费用,让用户切实受益,缩短投资回收周期。”张永铨信心十足,“这些政策未来几年内定能撬动不温不火的冰蓄冷市场,甚至直接改变其走势。”
高灵能源是在中关村注册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2004年成立之日起,始终践行低碳环保理念,以全球尖端的技术和一流的专业水准,全身心地投入到节能、蓄能、转能这片广阔天地,致力于中国节能蓄能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不仅成为以节能蓄能为中心的联合能源的创立者,更成为全球唯一的专业冷能源供应商。
在节能蓄能技术研发方面,高灵能源投入巨资,坚持走自主研发、合作研发的道路,在拥有一支优秀对自主研发团队的同时,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热能研究所、武汉大学、中科院再生能源研究所加强交流与合作,将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所的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并在此 程中培养、锻炼了一批青年骨干,为我国蓄能节能技术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旗下拥有冰蓄冷技术、联合能源系统整合技术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其中14项已获得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