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优尼科惨败后,中海油的并购策略明显改变,更强调“中外合资—搭建平台—收获果实”的柔性出击
1月19日,北京。一项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等评出的“2010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及事件”榜单揭晓,“中海油系列海外并购”上榜。
相比其他来头显赫的奖项,这项评比影响轻微,甚至中海油高层都不知道核净竦昧苏庋一个奖项。
不过,对中海油来讲,这个普通奖项却有着特别的意义。2010年,中海油以三起共计逾70亿美元的并购,一扫自2005年优尼科并购失利之后的沉寂,重新站在了中国油企出海的潮头。
“我们到海外,首先问对方需要什么,我们能解决什么。如果我不能为对方解决问题,恐怕我们在海外待不长。”傅成玉说。在遭受优尼科惨败之后,中海油的并购之路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线”,合作与共赢成为了口头禅。
曲折出海路
纵然已经过去6年,优尼科并购失利依然在傅成玉所接受的采访中不断被提起。每一次,傅成玉都不厌其烦地做着总结和反思,这也成了中海油在海外并购中永远的痛。
2005年1月,中海油发起对美国第九大公司优尼科(Unocal)的收购要约,18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价震动全球。本次收购被看作是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重要一役。
事情的发展让中沼褪剂喜患埃美国政界人士以各种理由对收购进行阻挠,一场商业收购被涂抹上浓重的政治色彩。为释放诚意,傅成玉一度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做出承诺:并购优尼科后不裁减美国员工、不将美国资产运回中国。
最终,中海油的收购还是以失败告终,雪佛龙公司以较低报价将优尼科收入囊中。傅成玉说,“世界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没有准备好,就算是现在做这么大规模的收购,依然会遇到反对。”
兵败优尼科后,中海油的海外收购骤然归于沉础42005年到2008年3年间,中海油仅在2006年发起了对尼日利亚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OM L130)所持45%工作权益一项收购,22.68亿美元的案值与收购优尼科超百亿美元的气势相去甚远。
对此,傅成玉并不讳言是受到优尼科失败的影响。而并购市场和国际油价的风云变幻,也让中海油多了一份谨慎与耐心。2008年7月,中海油以25亿美元拿下挪威Awilco Offshore ASA公司全部股份。此时正值国际油价飙高近150美元/桶之时,此后国际油价就急转直下到30多美元。得手之后的中海油,不得不尴尬地一再回应外界关于“买贵了”的质疑。
2009年7月,中海油再度出手,联合中石化以13亿美元收购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持有的安哥拉32区块油田20%的权益。由于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行使了优先购买权,中海油再一次功亏一篑。
2010分水岭
接二连三的失利后,中海油出海的船头该往哪里转?
此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最黑暗时期”,中海油的海外并购却一直鲜有大动作。而中石油、中石化则频频打出百亿美元“贷款换石油”、70亿美元收购瑞士Addax等漂亮仗。
“不要看价格低就是好东西,人家都热的时候我们要冷静,看到机会的同时更要看见背后的风险。”傅成玉=,中海油的海外并购更多的是从战略出发,而不单单是为了买到便宜货。
实际上,=优尼科到金融危机时期,中海油并购团队更多的是在“韬光养晦”。接连受挫之后,中海油柔性出击,并在2010年结出了第一个果实。
当年3月14日,中海油对外宣布已经与阿根廷Bridas Energy Holdings(下称“BEH”)达成协议,以31亿美元入股获取BEH旗下Bridas公司 50%股权,并将Bridas改组为合资公司。
这项合作,中海油措辞谨慎。在向媒体发放的新闻稿中,中海油闭口不提“收购”,取而代之的是“交易”、“合资”。在合资公司中,中海油也不寻求绝对的控股,50对50的股权安排显示着中海油的收购智慧。
随后的事实很快裁髦泻S褪展和哦拥脑都。
大约一个月后,英国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湾的一处簿平台发生爆炸。为支付事故损失和环保赔偿所需的巨额资金,BP不得不变卖资产,上百亿美元的资产都贴上了出售标签。
跟其它同行一样,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都希望能够从中有所得,但在前两轮售卖中,中国企业皆空手而归。就在外界认为中国企业已经没有机会的时候,中海油却以一纸公告带来了意外惊喜。这一次,发挥关键作用的是Bridas。
12月8日,中海油宣布,Bridas已经与BP公司签署股权购买协议,以约70.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P持有的阿根廷第二大油气生产商——泛美能源公司(PanAmerican Energy ,下称“PAE”)60%的权益。加上此前Bridas已持的40%股份,交易完成后Bridas已全资控股PAE,而中海油则间接持有PAE一半的股份。
至此,2010年成为中海油海外收购由生涩走向娴熟的重要分水岭。
“海外大庆”在哪?
在谈及海外并购的种种经验时,合作共赢、为对方谋利,成了傅成玉的高频词。
“我们还有一个独到的长处,这是西方石油公司所没有的。我们真正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当地的合作伙伴着想。我们不仅仅是去当地开发资源,更是把资源开发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联系在一起,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联系在一起。这些是在资金、技术实力之上的。”傅成玉说。
中海油到2020沧笥乙建成年产量5000万吨的“海外大庆”。傅成玉说,预计今年,中海油的海外原油产能将达3000万吨油气当量,因此,他对到“十二五”末达到5000万吨很有信心。
为完成海外并购的目标,中海油在“十二五”期间规划的万亿元投资中,安排了相当数量走向海外的资金。中海油副总地质师、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副院长邓运华介绍,中海油在海外并购方面主要看重两个方面,一是储量,有储量才有产量;第二则是资源勘探的潜力。在未来,中海油并购的重点区域将集中于西非、西大西洋沿岸盆地、东非、中东波斯湾地区、南美以及澳大利亚。
与此同时,在常规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之外,煤层气、页岩气也已经进入了中海油的并购视野。2月1日,中海油宣布将斥资5.7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公司切萨皮克在丹佛-朱尔斯堡盆地及粉河盆地油气项目共33.3%的权益,该交易将于今年一季度完成。这是继去年10月21.6亿美元收购案之后,中海油与切萨皮克公司达成的第二项页岩油气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