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节能网_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主办欢迎您
手机端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十一五”指标完成率达86.4%
0
发布时间:2011-02-22 浏览数:4373 新闻来源:解放日报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十一五”规划的完整答卷将呈交代表委员们审议讨论。8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14项预期性指标除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外基本完成——可以说,“十一五”规划是历史上完成情况最好的五年规划之一。

  

尽管有首次引入约束性指标带来的不可比因素,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十一五”规划86.4%的指标完成率明显高于 “十五”计划的64.3%和“九五”计划的75%。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用“令人满意”来评价这份答卷:“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等这么多困难和挑战,能拿下这样的高分很不容易。”

  

民生指标全部完成——

  

得到实惠,尚有期盼

  

历史上,从未像“十一五”规划这样,把民生问题提到如此高的位置:22项指标中有8项指标涉及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截至2010年底,8项民生指标全部完成——城乡F民收入大幅增长,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农合覆盖率提前达标……

  

民生指标全部完成,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年上涨,城市困难群众住上保障房,农民生病出院就能报销医药费,免学杂费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平均减少支出770多元……然而,对于一些普通百姓来说,民生指标与切身感受之"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以居民收入为例,“十一五”末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9109元和5919元。即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7年到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也高于5%的规划目标。但普通百姓感觉并不明显。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认为,物价上涨减缓了收入的实际增长率。

  

与此同时,百姓的需求层次却在不断提升:五年前租房住的现在打算买房了,五年前坐公交车的现在打算买车了……这些都对政府的民生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一次谈到,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普及”已经不再意味着 “到位”,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优质教育不足的矛盾。

  

“亮点”还须更亮,改善民生未有穷期,这是广大人民群韫餐的愿望。

  

经济增长大幅超标——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11%以上的增长,大大超过规划纲要确定的7.5%的预期目标。在过去五年极其复杂的形势下,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我们不仅依靠投资拉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还通过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保障房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加快社会保障网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拉动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增长。”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说。

  

12.7%、14.2%、9.6%、9.2%、10.3%——五年经济增速划出一道亮丽的“V”形曲线。

  

逆境中,经济增长却大幅超标。当初指标是不是定低了?回顾此前几个五年计划,中央政府在制定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时通常偏向“保守”,结果均是大幅度超额完成。

  

“在当初制定五年规划时,不是不敢把指标定高一些,而是希望引导地方政府把更多精力用在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上来,而不是增长本身。”王一鸣说。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个别地方政府仍然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目前,我国经济正向自主增长的正常轨道过渡和演进,但仍受资源环境明显制约,并面临着通货膨胀等新问题的影响。

  

“节能减排”基本达标——

  

实属不易,难度增大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五年前,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首次写入规划纲要。五年过去了,包括上述指标在内的总共8项“人口资源环境”指标基本达标。

  

“总的来说,这个成绩单还是不错的。略有遗憾的是单位GDP能耗,一是只下降19.06%,只能算勉强达标;二是去年下半年很多地方为完成这项指标强行 ‘拉闸限电’,收尾收得不太理想。”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王文章评价道。

  

那么,“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指标是否还会让人“挠头”?

  

来自环保部的消息,“十二五”期间,除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外,我国将把氨氮和氮氧化物作为新的约束性指标。

  

而备受关注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节能指标,有关专家认为,可能会下调。“在单位GDP能耗下降近20%的基础上再下降20%,难度比较大。”王一鸣说。

  

“调结构”进展滞后——

  

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经济结构”四大预期性指标,其中有三项是“十五”计划所没有的,体现了国家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

  

截至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从“十五”末的43%升至47.5%,超过预期。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三项指标进展相对滞后,要达到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困难。

  

“这几年,我国研发投入不可谓不多,第三产业发展也很快。但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快,GDP这个/母太大,凡是占GDP比重的指标完成得都不理想。”王一鸣说。

  

尽管“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预期性指标不像约束性指标那样带有 “政府承诺”的意味,而且“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实现”,但“预期落空”毕竟反映了当前我国结构调整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说,相信即将在全国两会上审查讨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会对调结构作出周密谋划。

 

 

 


 
 

微信公众号
手机移动端
证书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