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对于石油和化工行业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成为全国石化行业首个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的单位。这既表明天华公司已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能源管理体系,在能源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提升,同时也为全国石化行业全面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开辟了先河,树立了标杆。
2009年,尽管遭受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天华公司积极挖掘节能降耗潜力,实现销售收入9.9亿元,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同期,吨氨综合能:同比下降2.2%,吨尿素综合能耗同比持平。今年前10个月,天华公司在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生产经营、节能降耗减排、项目建设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业绩。截至目前,天然气、电石、甲醇、蒸汽、电等主要原材料消耗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降低。其中,吨尿素综合耗天然气同比下降5.35%,吨丁二醇电石消耗同比下降4.23%,吨三聚氰胺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3%。
天华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靠的是什么?天华公司董事长王一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天华一直坚持遵循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原则。王一认为,强化能源管理,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绝非权宜之计,必须加强战略规划,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持续推进资源节模努力实现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为突破企业生存发展的能源瓶颈,天华率先在石化行业开展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他说。
在能源管理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开发与应用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面,单纯的依靠节能技术并不能最终解决能源供需矛盾。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为节能,进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成为能源管理的关键。在此背景下,《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于2009年11月正式实施。该标准实施后,国家认监委决定结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先从钢铁及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造纸、轻工、纺织、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为期两年的认证试点。
天华公司是西部化工城的重点企业。尿素、三聚氰胺等主营产品生产均采用节能型工艺技术路线,能耗水平相对较低。天华每年能源消耗E约45万吨标煤,是四川省重点耗能单位之一,2006年作为泸天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下属公司被列入国家发改委高耗能千家重点用能企业。
2009年能源管理体系标准颁布之初,天华公司就开始导入能源管理体系工作,通过识别和评价重要能源因素,确定能源管理基准和标杆,建立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在推进认证的过程中,广泛采用节能新技术,优化产品生产流程,强化用能管理措施,发展资源消耗低、产品附加值E的精细化工项目,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降低资源消耗。
在谈到如何看待能源管理体系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时,王一说,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和方法,不仅规范了企业的能源管理方式,完善了能源管理措施,提高了能源管理水平,而且帮助企业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业内专家指出,通过系统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大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还可通过能源管理绩效评价,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能源管理体系将通过挖掘节能潜力以及查找能源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不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节能减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据记者了解,目前四川化工控股(集团)公司所属川化股份有限公司、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均表示将进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以推动企业的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