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节能网_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主办欢迎您
手机端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合同能源管理步履蹒跚 相关管理企业求扶持
0
发布时间:2009-11-27 浏览数:5018 新闻来源:人民网

如果你是一家火电厂或水泥厂的老板,有人对你说,我带人才、技术、设备给你进行烟气脱硫或除尘,而且钱也不用你出,你愿不愿意干?相信你会说"YES"!

如果他进一步说,你取得了节能效益,他投入的设备全部归你放心使用,相信你更会拍双手叫好:"这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谁不愿接?"

这样的馅饼已经出现,就是合同能源管理。在24日举行的"山东-美国工业能效研洽会"上,这一清洁能源合作方式成为最火爆的讨论话题。

 

节能效益显著

合同能源管理发韧于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2同,并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效益。

1996年6月,山东省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后更名"山东融世华租赁有限公司")成立,是山东省第一家专业节能公司,也是为实施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2国节能促进项目"而成立的全国三家示范节能服务公司之一。十多年来,该公司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100万美元、全球环境基金赠款500万美元以及商业贷款,为60多家企业实施了90多个节能项目,累计节能228万吨标准煤。

这一示范带动激发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一大批水泥、钢铁、煤炭企业纷纷引进这种不用花钱就能受益的节能减排机制。

 

推广步履蹒跚

作为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大省,山东省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据山东省节能办主任郑晓光介绍,去年山东省消耗了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的1/10;山东"十一五"的节能目标是万元GDP能耗下降22%,但截至2008年只下降了13.8%;山东的工业能耗占全部能耗的80%,其中重工业占60%以上……

一方面,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另一方面,合同能源管理在实际运作中也面临诸多难题。这种在发达国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并没有在我国大行其道;节能服务企业大多步履蹒跚。

有专家认p,这种尴尬的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资金困乏。

"2006年以前,我们主要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模式。"山东融世华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红表示,"但由于项目运作周期时间较长,影响了资金周转,增加了运作风险,融资难成为新机制推广和发展的主要障碍。"

融资难让多数专事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公司元气大伤。济南天成曾是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标杆,也成功地为山水集团等企业进芰私谀芨脑臁5天成也遇到了因企业被兼并,投入的资金至今还难以收回的烦恼。据了解,目前全省从事节能服务的公司约有60家,但坚持合同能源管理的只有不到20家,基本也是"咬牙坚持"。

 

政府出手破解融资难

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融资难,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家对此缺乏相应政策支持。省内多数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急切呼吁尽快出台扶持政策。

企业的呼声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负责全省节能推广和节能考核的省经信委、省节能办正在大力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省政府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和清洁发展机制为主要形式的节能环保服务。"

1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则规定,"省粕枨的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节能专项资金,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财力状况设立节能专项资金",其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支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自愿协议"。

在条例实施前8天,一家频拇邮潞贤能源管理的企业——山东鲁信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闪亮登场。这家注册资金7000万元的节能服务投资企业,有着鲁信投资控股集团强大的资金支撑,"我们具有明显的资金和技术优势,这样就可避免单一服务、实现‘集成节能’。"该公司董事长单保成告诉记者。

据悉,鲁信能源公司一方面推动同各级政府的合作,积极参与专项节能工程,支持、协助实现区域节能减排目标,配合打造"节能型城市";另一方面,加强与各类能耗大户、高耗能行业的合作,充分发挥资金和投资管理优势,推动企业快速实现节能目标,,获得显著的节能效益。(张思凯)

微信公众号
手机移动端
证书查询